“‘一号文件’激发新动能,高标准农田助力加速跑”。初春时节,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依托党员冬训,广泛开展中央“一号文件”精神的传达学习,进一步激发了“三农”工作活力,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热火朝天。
在益林镇角巷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推土机、挖掘机等各种机械作业不停,处处呈现一派火热景象。据了解,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解决土地撂荒问题,便于土地流转,还将实现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”目标,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。通过水、田、路等综合治理,保障粮食安全,实现藏粮于地,让农民种地由靠天吃饭变成旱涝保收。
今年中央“一号文件”下发后,益林镇利用党员冬训,迅速组织学习宣传活动,通过理论宣讲、文艺助力、线上课堂等多种形式,把“一号文件”的精神学深学透,以此来提升“三农”工作质效,激发“三农”工作活力。通过学习,该镇围绕乡村振兴确立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思路,规划在市2号旅游线两侧建设超万亩的高标准农田,全力打造集中连片、设备完善、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,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,巩固粮食产量,助力镇域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角巷村负责人介绍,今年该村流转土地面积1600亩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,主要发展优质稻麦。目前在进行平田整地和设施配套,项目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,可直接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8万多元。
据介绍,益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总面积1.26万亩,涉及角巷、兴杨5个村居,计划投资5200万元,项目建成后,可实现土地平整、水利配套、机械化耕种、智能化管理,预计每亩可增加粮食产量100公斤以上。
益林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,构建“天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捞能排、旱能灌”的高标准农田,相比传统种植方式,真正实现土地平整肥沃、田间作业道路畅通、灌溉设施完备、全程监控、全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。不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,发展农村经济,增加农民收入,还能与保粮食主产、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,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,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,集约化发展,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