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机制新模式 兰州新区打造高标准“样板田”
夏日的新区,大片高标准农田生机勃勃,玉米、向日葵及蔬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,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相映成景,实景描绘着生态环境大改善、现代农业大发展的美丽图景。
近年来,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,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、加快乡村振兴的主抓手,坚持以机制创新引领效率之变、以模式创新引领效能之变、以导向创新引领效益之变,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,有力支撑土地耕种率提高50%以上、土地亩产值提高20%以上、撂荒地整治“清零见底”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近10%,在打造“陇中粮仓”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展现了新区担当、创造了新区经验。
创新机制
高标准农田建设闯出新路子
三夏时节,中川园区史喇口村的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一派忙碌景象,农户们抢抓农时,进行夏收、夏种、夏管工作,一幅“丰”景正在秦王川大地铺展开来。
昔日无人问津的撂荒地,如今成了充满希望的田野,正在操作机械的工人张虎高兴地告诉记者:去年这里种植了成片的土豆,“洋芋开花赛牡丹”,不仅成就了夏日里中川机场沿线一道美丽的风景,还喜获丰收,鼓起了村民们的“钱袋子”。在园区农业公司的带动下,今年大家的耕种热情更高了!
近年来,新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建设“全域现代农业示范区”的突破口,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整治、现代农业发展、生态修复治理、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谋划、一体布局、一体推进,在推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中,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,实现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。
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李彬告诉记者,近年来,为提高耕地质量,新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,创新“统一流转土地、统一规划代建、统一运营维护”的建管运“三统一”模式,建成高标准农田,探索形成了一批有效的治理模式。
——统一流转、集中规划。以深化农村土地“三权”分置为切入点,由国有企业牵头成立“土储银行”,统一土地流转指导价格,对全域耕地进行统一流转、统一规划,将分散低效农田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,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农业,累计流转土地23万亩,流转农户土地经营权2.4万户。
——统一代建、集中实施。实施国有企业统一代建模式,采取田块连片集中整治、节水设备统筹配置、道路宜机化改造一体实施的等措施,打破原有地块、沟渠和道路界限,化零为整、成方连片,建成“路成网、田成方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现代化高效农田,机械化率提高85%,农业灌溉用水量降低50%,农业种植加速向规模化、品牌化、科技化迈进。
——统一运营、集中管护。高标准农田建成后,由国有企业负责设施日常管护维护,统一划定种植区域、种植品种,并提供配套服务和技术指导,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成后“无人管、无钱管”的问题。
如今,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实现了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。通过土地统一流转,形成“国有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等利益联结机制,集约化、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得到普遍推广,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幅增加、全面参与,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加速提升,耕种、施肥、收获等实现全过程机械化,新区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.3%。
生态修复
荒山荒坡重焕生机
位于黄河上游、地处甘肃中部黄土高原低丘缓坡区域腹地的新区,地表植被覆盖稀少,土质疏松、湿陷性强、保水能力差,种庄稼全凭靠天吃饭,久而久之,越来越多的农民宁愿背井离乡出去打工,都不愿意在这里种地为生。
位于景中高速西出口的邓家沟曾经就是这样一番光景:原本8700亩的土地,低丘峁梁等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就有7400余亩,占到近九成,剩下的还都是碎片化的山旱地,机器进不来,百姓不愿种,长期以来弃耕现象严重。
为改善劣质耕地,扩大耕地后备资源,新区于2021年11月启动陈家井邓家沟生态修复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并在2022年5月建成,通过有效改造,新增耕地70%。
同时,新区通过合并田块、平整土地、高效节水、畅通路网、测土配方、土壤改良等一体治理,将“小田、粮田”打造成田块整齐、规模连片、耕作条件良好、宜机化作业的“大田、良田”,将“旱地、漫灌地”建设成以滴灌、喷灌等高效节水设施为主的“旱涝保收田”,新增耕种面积达10%以上,耕地质量提高1个等别,农田灌溉水量由2012年的400立方米/亩左右降至目前的200立方米/亩左右、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1,土地单产提升25%,粮食产量增长16%,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。
依托“高标准农田+”模式,新区以国有企业为主导,大力推广“高标准农田+农机服务+农资供销+合作社托管+订单收购”社会化服务,实现传统农业1.0转变为现代农业4.0模式,同步带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。目前,已建成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“六大规模化种植基地”20万亩,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,培育形成1亿枝鲜切花、百万头生猪养殖和屠宰、2万头奶牛养殖、200万吨粮油加工及50万吨粮油储备、百万吨饲料、万吨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。近3年,一产增加值分别增长20.2%、21.9%、21.6%,增速居全省第一。
通过将生态修复项目新整理农用地全部以高标准农田标准建设,新区目前已新增高质量农用地5.8万亩,累计整治撂荒地近20万亩。农田成为天然的“加湿器”,玉米、向日葵等农作物构成宜人的田园风光,实现了“治一方农田、富一方百姓、美一方家园”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