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介绍,河池市始终把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的重要抓手,通过优化项目布局、强化质量监管、完善建后管护,不断提升建设水平。各项目县(区)立足本地实际,积极探索适合丘陵山区的建设模式和技术路径,成功打造“高标准农田+田园综合体”“高标准农田+耕地小块并大块”“高标准农田+高效节水灌溉”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建设样板。
“三分建、七分管”,河池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尤为注重建后管护工作。2019年以来,全市建成的60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或受益村委进行管护,累计落实管护资金1462万元。同时,将工程设施日常巡查纳入护田员职责范围,建立起管护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,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。
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百马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。
2025年4月,国家及自治区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“回头看”和专项整治工作。河池市以此为契机,抽调业务骨干、聘请技术单位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专班,对2019年以来建成的60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,建立“问题发现—整改—验收”闭环管理机制,项目建后管护效能显著提升。截至9月12日,全市已完成353个问题的整改,成功解决了一批长期制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难题,包括灌排渠系堵塞、田间道路破损、工程设施维护不到位及工程进度款拖欠等问题。
据统计,河池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2.94万亩、改造提升21.77万亩,2025年将新建3.3万亩、改造提升2.8万亩。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,全市的农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纵横交错的灌排渠系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水源,四通八达的田间道路便利农机作业和农资运送,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;绿肥种植和商品有机肥增施则持续提升土壤肥力,为作物高产稳产筑牢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