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(简称水稻“两迁”害虫)为我国农作物一类虫害,其远距离迁飞、落地为害等与水稻生育期、天气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。综合水稻生育期、成虫虫源位置、未来天气形势及“两迁”害虫迁飞模型模拟综合分析,预计未来10天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大量北迁至江淮江汉的气象风险高,境外虫源迁入云南等地的气象风险较高,需加强监测和防控。
一、未来十天水稻“两迁”害虫迁入江淮江汉和西南稻区的气象风险高、且云南等地存在境外虫源迁入的可能性
7月以来,随着江南、华南早稻逐渐进入乳熟和成熟收获期,食源条件已不适宜水稻“两迁”害虫发生发展,“两迁”害虫陆续迁飞至西南和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辗转为害。目前,上述一季稻区水稻长势良好,为“两迁”害虫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食源条件。
7月上旬四川盆地东部、贵州西部、湖北西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1倍,利于“两迁”害虫迁飞过程中降落为害。据农业农村部信息,今年西南地区水稻“两迁”害虫迁入期提前、迁入虫量高、发生范围广、虫量上升快,发生数量为近10年最高年份。
未来10天CMA数值天气预报风场和湿度场预报显示,江南、华南地区925~850hpa 高度(“两迁”害虫迁飞高度层)在7月21-23日夜间、7月29-30日夜间将出现偏南风或东南风,风速约在4~10米/秒、高于“两迁”害虫的自身飞行速度,空气相对湿度多为75%~85%,风向、风速和湿度条件利于携载“两迁”害虫成虫从江南、华南等地向北迁飞,扩散至江淮、西南等地。同时,22-23日,江淮及贵州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、部分地区有大雨,利于害虫降落。
“两迁害虫”迁飞模型模拟分析表明:分别以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境外老挝、缅甸稻区等地为成虫起飞点,7月21-22日夜间稻飞虱向北迁入贵州、江苏、安徽的可能性较大,境外虫源有迁入云南的可能(图1),降落点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、贵州中部、安徽中部、湖北东部;21-23日夜间稻纵卷叶螟向北迁入贵州、江苏、安徽的可能性较大,境外虫源有迁入云南的可能(图2);四川盆地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远距离迁出的可能性较小,主要在本地近距离扩散为害。29-30日夜间稻飞虱向北迁入贵州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的可能性较大,境外虫源有迁入云南、贵州的可能(图3);稻纵卷叶螟向北迁入湖北、安徽的可能性较大,境外虫源有迁入云南、贵州的可能(图4)。
图1 2023年7月21-22日稻飞虱迁飞轨迹模拟
图2 2023年7月21-23日稻纵卷叶螟迁飞轨迹模拟
图3 2023年7月29-30日稻飞虱迁飞轨迹模拟
图4 2023年7月29-30日稻纵卷叶螟迁飞轨迹模拟
二、防治建议
预计7月22日,湖北东部、苏皖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;24-26日,四川盆地、江汉等地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,不适宜防治。根据目前适宜水稻“两迁”害虫迁飞气象条件与未来天气状况,建议:
1、江淮、江汉、西南等稻区加强“两迁”害虫监测,根据实际虫情,抓住降水间歇,及时采用药剂或灯光诱杀等措施进行防控。同时,各地应组织统防统治,提高防治效果,防止“两迁”害虫飞行扩散。
2、及时清除杂草,改善稻田环境,保持合理群体结构,促进稻田通风、透光,强降水地区雨后及时排涝,营造遏制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发生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,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其危害。
注: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两大迁飞性害虫,因两者均具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习性,故称为“两迁”害虫。二者均属于喜温湿的风载迁飞性害虫,每年春夏季,成虫由南向北随下沉气流或降水迁入,危害早稻和一季稻,秋季则自北向南回迁危害晚稻。目前江南、华南早稻陆续成熟收获,二者处于转移为害高峰期,主要在夜间迁飞。稻飞虱起飞时间约为当地时间18:00,迁飞平均高度约925 hPa高度,适宜飞行湿度为75%~85%,迁飞时长一般历时2天左右;稻纵卷叶螟约19:00起飞,迁飞高度约850 hPa高度,适宜飞行湿度为70%~85%,迁飞时长一般历时3天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