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
1.1 本周天气特点
本周(2025年5月4日-10日),全国大部农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,其中华北大部、西北地区东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及黑龙江松嫩平原东南部、吉林东南部、辽宁东北部、山东东部等地偏低2~4℃,新疆、陕西南部、河南西南部、湖北西北部、江西中北部、浙江南部、福建中北部、四川南部和东北部、云南大部等地偏高1~4℃(图1)。华北大部、黄淮东部和南部以及南方大部地区普遍有10~100毫米降水,其中安徽南部、江西东北部、广东中西部、广西北部和贵州东南部等地降水量达100~250毫米,全国其余农区降水量基本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(图2);华北东部和北部、江淮、江汉大部、江南西南部和东北部、华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部、山东东部、贵州中南部、四川中部、重庆中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4倍,全国其余农区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。本周全国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(图3)。
图1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
图2 全国降水量
图3 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
1.2 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
本周,东北地区东部气温持续偏低,降水较为频繁,地温回升缓慢,部分农田偏湿、旱地播种推迟,播种进度晚于常年;中西部大部土壤墒情适宜,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玉米、马铃薯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以及水稻育秧,吉林大部已完成播种。北方冬麦区大部周后期出现小到中雨,华北大部降水量为25~100毫米,山东大部、河南南部降水量为10~25毫米、部分地区达25~50毫米,降水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,河北、江苏及安徽部分农田缺墒缓解;但河南西部和北部、安徽西北部、山西中南部和陕西等地仍存在轻至重度缺墒,对小麦灌浆不利。西北地区大部多晴少雨,光温接近常年,利于棉花、春玉米等幼苗生长。江淮和江汉周前期以晴好天气为主,利于油菜收晒、冬小麦充分灌浆和春播作物生长;8-10日降中到大雨、部分地区暴雨,成熟油菜收晒短暂受阻。江南大部、华南中西部降水偏多3成至2倍,利于土壤增墒和补充早稻移栽用水,前期旱区旱情缓解,利于春玉米、甘蔗等作物补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及早稻移栽扫尾;但降雨日数有4~7天,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对油菜收晒、病虫害防治作业有不利影响,部分低洼农田出现渍涝灾害。西南地区大部晴雨相间,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,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抢时收晒、一季稻育秧移栽、春玉米等旱地作物生长;仅四川盆地多大风天气,导致部分农田油菜、冬小麦出现倒伏。
预计未来10天,东北地区大部降水量有10~30毫米,东部水热条件基本接近常年,利于春玉米、大豆等旱地作物雨后趁墒播种出苗。北方冬麦区基本无有效降水,并将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,其中12-17日黄淮中西部、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气温明显偏高,16-17日最高气温将在35℃以上、局地可达37℃,河南西部和北部、安徽西北部、山西中南部、陕西等地土壤缺墒将持续或发展,河南西部、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;江南、华南西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降水量有50~80毫米,部分地区超过80~120毫米,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易导致部分低洼农田渍涝、油菜倒伏和喜湿性病虫害发生发展(图4)。
建议:北方冬麦区注意优化叶面肥、生长调节剂配方,实施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;对土壤墒情较差、有微喷灌设备的地块,可适时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,降低冠层温度,减轻干热风影响。东北地区注意根据地温和土壤墒情适时推进春播工作,争取作物播在最佳播期,土壤过湿田块注意雨后及时排湿散墒。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等地注意保持沟渠畅通,雨后及时排湿散墒,防范农田渍涝,并加强春播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;尤其注意避开降雨时段,抢晴收获成熟的夏收粮油作物,视情况采取烘干等措施,防范籽粒霉变。
图4 未来十天农业气象关注重点
附一、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
附表1 本周主产省冬小麦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
|||
河南 |
34 |
开花 |
28 |
乳熟 |
6 |
山东 |
17 |
开花 |
13 |
抽穗 |
1 |
安徽 |
12 |
开花 |
7 |
乳熟 |
4 |
河北 |
17 |
开花 |
10 |
抽穗 |
2 |
江苏 |
12 |
开花 |
9 |
乳熟 |
2 |
湖北 |
8 |
乳熟 |
3 |
开花 |
3 |
陕西 |
16 |
开花 |
10 |
乳熟 |
1 |
新疆 |
20 |
开花 |
8 |
抽穗 |
6 |
四川 |
11 |
乳熟 |
5 |
成熟 |
1 |
山西 |
11 |
开花 |
10 |
孕穗 |
1 |
甘肃 |
10 |
开花 |
4 |
拔节 |
4 |
云南 |
5 |
开花 |
1 |
|
|
贵州 |
3 |
乳熟 |
3 |
|
|
附表2 本周主产省油菜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
|||
四川 |
21 |
成熟 |
5 |
绿熟 |
3 |
湖北 |
13 |
成熟 |
7 |
绿熟 |
5 |
湖南 |
12 |
成熟 |
3 |
绿熟 |
2 |
安徽 |
7 |
绿熟 |
4 |
成熟 |
2 |
贵州 |
14 |
绿熟 |
5 |
开花盛期 |
2 |
江西 |
10 |
绿熟 |
2 |
成熟 |
1 |
江苏 |
3 |
绿熟 |
2 |
|
|
浙江 |
1 |
绿熟 |
1 |
|
|
附表3 本周主产省早稻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
|||
福建 |
4 |
移栽 |
1 |
分蘖 |
1 |
广东 |
23 |
拔节 |
9 |
分蘖 |
7 |
广西 |
12 |
分蘖 |
5 |
拔节 |
2 |
浙江 |
1 |
分蘖 |
1 |
|
|
湖南 |
18 |
分蘖 |
11 |
返青 |
4 |
江西 |
14 |
分蘖 |
7 |
三叶 |
2 |
海南 |
4 |
乳熟 |
2 |
|
|
附表4 本周主产省一季稻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
|||
黑龙江 |
10 |
三叶 |
5 |
|
|
江苏 |
7 |
播种 |
3 |
|
|
湖北 |
17 |
三叶 |
4 |
出苗 |
2 |
四川 |
25 |
三叶 |
11 |
移栽 |
3 |
安徽 |
10 |
三叶 |
2 |
出苗 |
1 |
吉林 |
11 |
出苗 |
4 |
三叶 |
4 |
云南 |
19 |
三叶 |
7 |
移栽 |
3 |
重庆 |
10 |
三叶 |
3 |
返青 |
1 |
辽宁 |
6 |
出苗 |
1 |
三叶 |
1 |
贵州 |
14 |
三叶 |
5 |
|
|
浙江 |
11 |
播种 |
1 |
|
|
附表5 本周主产省春玉米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
|||
黑龙江 |
22 |
播种 |
13 |
|
|
吉林 |
19 |
播种 |
10 |
|
|
内蒙古 |
17 |
播种 |
10 |
出苗 |
3 |
辽宁 |
19 |
播种 |
4 |
三叶 |
1 |
河北 |
8 |
出苗 |
2 |
播种 |
2 |
四川 |
16 |
七叶 |
6 |
三叶 |
1 |
山西 |
26 |
出苗 |
6 |
播种 |
6 |
新疆 |
10 |
三叶 |
7 |
七叶 |
2 |
甘肃 |
9 |
三叶 |
6 |
出苗 |
1 |
广西 |
8 |
拔节 |
6 |
播种 |
1 |
重庆 |
8 |
拔节 |
3 |
三叶 |
1 |
宁夏 |
6 |
三叶 |
4 |
播种 |
1 |
贵州 |
11 |
三叶 |
2 |
七叶 |
1 |
附二、土壤墒情监测
附图1 5月10日20厘米土壤墒情
附图2 5月10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(站点百分比)
附三、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
附图3 冬小麦生长气象适宜指数